<
t7b5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明朝的那些事儿 > 第454章
    就算他明明干错了事,却依然支持他,哪怕打了败仗,别人都受处分,他还能升官。

    当年我曾很不理解,现在我很理解。

    他只是信任这个人,彻底地相信他,相信他能力挽狂澜,即使事实告诉他,这或许只能是个梦想。

    毕竟在这个冷酷的世界上,能够彻底地相信一个人,是幸运的。

    崇祯并没有看错人,杨嗣昌终将回报他的信任,用他的忠诚、努力,和生命。

    崇祯十三年(1640)十二月,跟着张献忠转圈的杨嗣昌得到了一个令他惊讶消息:张献忠失踪。

    对张献忠的失踪,杨嗣昌非常关心,多方查找,其实如张头领永远失踪,那也倒好,但考虑到他突遭意外(比如被外星人绑走)的几率不大,为防止他在某地突然出现,必须尽快找到这人,妥善处理。

    张献忠去向哪里,杨嗣昌是没有把握,四川、河南、陕西、湖广,反正中国大,能藏人的地方多,钻到山沟里就没影,鬼才知道。

    [1762]

    但张献忠不会去哪里,他还有把握,比如京城、比如襄阳。

    京城就不必说了,路远坑深,要找死,也不会这么个死法。而襄阳,是杨嗣昌的大本营,重兵集结,无论如何,绝不可能。

    下次再有人跟你说,某某事情绝无可能,建议你给他两下,把他打醒。

    张献忠正在去襄阳的路上。

    对张献忠而言,去襄阳是比较靠谱的,首先,杨嗣昌总跟着他跑,兵力比较空虚,其次,他的老婆孩子都关在襄阳,更重要的是,在襄阳,有一个人,可以置杨嗣昌于死地。

   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他创造了跑路的新纪律,据说一晚上跑了三百多里,先锋部队就到了,但人数不多——十二个。

    虽然襄阳的兵力很少,但十二个人估计还是打不下来的,张献忠虽然没文凭,但有常识,这种事情他是不会做的。

    所以这十二个人的身份,并不是他的部下,而是杨嗣昌的传令兵。

    他们穿着官军的衣服,趁夜混入了城,以后的故事,跟特洛伊木马计差不多,趁着夜半无人,出来放火(打是打不过的),城里就此一片浆糊,闹腾到天明,张献忠到了。

    他攻下了襄阳,找到了自己的老婆孩子,就开始找那个能让杨嗣昌死的人。

    找半天,找到了,这个人叫朱翊铭。

    朱翊铭,襄王,万历皇帝的名字,是朱翊钧,光看名字就知道,他跟万历兄是同辈的,换句话说,他算是崇祯皇帝的爷爷。

    但这位仁兄实在没有骨气,明明是皇帝的爷爷,见到了张献忠,竟然大喊:千岁爷爷饶命。

    很诡异的是,张献忠同志非常和气,他礼貌地把襄王同志扶起来,让他坐好。

    襄王很惊慌,他说,我的财宝都在这里,任你搬用,别客气。

    张献忠笑了,他说,你有办法让我不搬吗?

    襄王想想也是,于是他又说,那你想要什么?

    张献忠又笑了:我要向你借一样东西。

    什么东西?

    脑袋。

    在杀死襄王的时,张献忠说:如果没有你的脑袋,杨嗣昌是死不了的。

    此时的杨嗣昌,刚得知张献忠进入湖广,正心急火燎地往回赶,赶到半路,消息出来,出事了,襄阳被攻陷,襄王被杀。

    此后的事情,按很多史料的说法,杨嗣昌非常惶恐,觉得崇祯不会饶他,害怕被追究领导责任,畏罪自杀。

    我个人认为,这种说法很无聊。

    [1763]

    如果是畏罪,按照杨嗣昌同志这些年的工作状况,败仗次数,阵亡人数,估计砍几个来回,都够了,他无需畏惧,只需要歉疚。

    真实的状况是,很久以前,杨嗣昌就身患重病,据说连路都走不了,吃不下饭,睡不着觉,按照今天的标准,估计早就住进高干病房吊瓶了。

    然而他依然坚持,不能行走,就骑马,吃不下,就少吃或不吃,矢志不移地追击张献忠。我重复一遍,这并非畏惧,而是责任。

    许多年来,无论时局如何动荡,无论事态如何发展,无论旁人如何谩骂,弹劾,始终支持,保护,相信,相信我能挽回一切。

    山崩地裂,不可动摇,人言可畏,不能移志,此即知己。

    士为知己者死。

    所以当他得知襄王被杀时,他非常愧疚,愧疚于自己没有能够尽到责任,没有能够报答一个知己的信任。

    一个身患重病的人,是经不起歉疚的,所以几天之后,他就死了,病重而亡。

    他终究没能完成自己的承诺。

    他做得或许不够好,却已足够多。

    对于杨嗣昌的死,大致有两种态度,一种是当时的,一种是后来的,这两种态度,都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——活该。

    当时的人认为,这样的一个人长期被皇帝信任,实在很不爽,应该死。

    后来的人认为,他是刽子手,罪大恶极,应该死。

    无论是当时的,还是后来的,我都不管,我只知道,我所看到的。

    我所看到的,是一个人,在绝境之中,真诚,无条件信任另一个人,而那个人终究没有辜负他的信任。

    选择,没有选择

    杨嗣昌死了,崇祯很悲痛,连他爷爷辈的亲戚(襄王)死了,他都没这么悲痛,非但没追究责任,还追认了一品头衔,抚恤金养老金,一个都没少。知己死了,没法以死相报,以钱相报总是应该的。

    其实和崇祯比起来,杨嗣昌是幸运的,死人虽说告别社会,但毕竟就此解脱,彻底拉倒。

    而崇祯是不能拉倒的,因为他还要解决另一个问题,一个更麻烦的问题。

    崇祯十三年(1340),崇祯正忙着收拾张献忠的时候,皇太极出兵了。

    虽然此前他曾多次出兵,但这一次很不寻常。

    因为他的目标,是锦州。

    [1764]

    自打几次到关宁防线挖砖头未果,皇太极就再也没动过锦州的心思,估计是十几年前被袁崇焕打得太狠,打出了恐x症,到锦州城下就打哆嗦。

    所以每次他进攻的时候,都要不远万里,跑路、爬山、爬长城,实在太过辛苦,久而久之,搏命精神终于爆发,决定去打锦州。

    但实践证明,孙承宗确实举世无双,他设计的这条防线,历经近二十年,他本人都死了,依然在孜孜不倦地折腾皇太极。

    皇太极同志派兵打了几次,毫无结果,最后终于怒了,决定全军上阵。

    同年四月,他发动所部兵力,包括多尔衮、多铎、阿济格,甚至连尚可喜、孔有德的汉奸部队,都调了出来,同时,还专门造了上百门大炮,对锦州发动了总攻。

    守锦州的,是祖大寿

    事情的发展告诉皇太极,当年他放走祖大寿,是比较不明智的。因为这位仁兄明显没有念他的旧情,还很能干,被围了近三个月,觉得势头危险,才向朝廷求援。

    而且据说祖大寿的求援书,相当地强悍,非但没喊救命,还说敌军围城,若援军前来,要小心敌人陷阱,不要轻敌冒进,我还撑得住,七八月没问题

    但崇祯实在够意思,别说七八月,连七八天都没想让他等,他当即开会,商量对策。

    开会的问题主要是两个,一、要不要去,二、派谁去。

    第一个问题很快解决,一定要去。

    就军事实力而言,清军的战斗力,要强于明军,辽东能撑二十多年,全靠关宁防线,如果丢了,很没戏了。

    第二个问题,也没什么疑问,卢象升死了,杨嗣昌快死了。

    只有洪承畴。

    问题解决了,办事。

    崇祯十三年(1640)五月,洪承畴出兵了。

    得知他出兵后,皇太极就懵了。

    打了这么多年,按说皇太极同志是不会懵的,但这次实在例外,因为他虽然料定对方会来,却没有想到,会来得这么多。

    洪承畴的部队,总计人数,大致在十三万左右。属下将领,包括吴三桂、白广恩等,参与作战部队除本部洪兵外,还有关宁铁骑一部,总之,最能打的,他基本都调来了。

    本来是想玩玩,对方却来玩命,实在太敞亮了。

    [1765]

    考虑到对方的战斗能力和兵力,皇太极随即下令,继续围困锦州,不得主动出战,等待敌军进攻。

    但是接下来的事情,却让他很晕。

    因为洪承畴来后,看上去没有打仗的打算,安营、扎寨,每天按时吃饭,睡觉,再吃饭,再睡觉,再不就是朝城里(锦州)喊喊话,兄弟挺住等等。

    晕过之后,他才想明白,这是战术。

    洪承畴的打算很简单,他判定,如果真刀真枪拼命,要打败清军,是很困难的,所以最好的方法,就是守在这里,慢慢地耗,把对方耗走了,完事大吉。

    这是个老谋深算的计划,也是最好的计划。对这一招,皇太极也没办法,要走吧,人都拉来了,路费都没着落,就这么回去,太丢人。

    但要留在这里,对方又不跟你开仗,只能耗着。

    耗着就耗着吧,总好过回家困觉。

    局势就此陷入僵持,清军在祖大寿外面,洪承畴在清军外面,双方就隔几十里地,就不打。

    当然,清军也没完全闲着,硬攻不行,就开始挖地道,据说里三层、外三层,赛过搞网络的,密密麻麻。

    但事实告诉我们,祖大寿,那真是非一般的顽强,而且他还打了埋伏,之前跟朝廷说,他可以守八个月,实际满打满算,他守了两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