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7b5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 > 五百七十五章 谎言也会成真
    金嘉树惊讶地抬头看向麻尚仪:“嬷嬷,你们这是……怎么会想到要联系金家本家?!”</P>

    他从小到大,就基本没怎么见过金家本家的人,只是曾听金举人念叨过几回。不过继母小柳氏对金家本家十分厌恶,从进门开始就没少向金举人吹耳边风,因此,金举人不回本家祭祖已经有好些年了,只是私底下还偶有书信往来罢了。</P>

    这些书信往来,大多是为了打听科举相关的消息。金家本家虽然没有举人,可族长之子拜了个大儒为师,对科举上的消息比久居乡镇的金举人要灵通得多。哪怕金家二房与小柳氏都在阻止他与本家联系,可他私下还是会与族长通信的。</P>

    只是金嘉树事后回想起来,觉得亡父金举人这些年很可能已经放弃了会试,不过是借口打听消息,想要探听京中的时势变化罢了。</P>

    金举人一直以为,自己把原配送去给吴皇后之子做乳母,会被孙家视作吴家残党清算。只要孙家还拥有权势一天,他就一天都不能进京赴考,还不能让外人知道自己有这个把柄在。无论是在知情的二房众人面前一再退让,还是私底下给本家宗房写信打探消息,他都是为了这个目的。</P>

    金嘉树对本家没什么印象,受苦时没想过他们,离乡时没想过他们,遇险丧亲时没想过他们。他从前只发愁自己受了伤行动不便,不方便替家人办后事,若是要让二房的人插手,怕是连最后剩下的那点家底都要叫人卷了去。当时,他可从来没想过,原来自己的家族并不是只有他和二房的人,还有本家在呢!</P>

    他都没想起来的事,麻尚仪是怎么想到的呢?</P>

    麻尚仪冲他微微一笑:“这是许娘娘提醒我们的。”</P>

    许秋娘与金举人是从小订的亲事,嫁进金家超过一年才随丈夫一同进京,她是金家分支长房的宗妇,对于本家的事自然一清二楚。从前没想到也就罢了,当她发现前夫连着继室幼子一同遇难,二房又全家都靠不住之后,也考虑过长子独自一人在长安生活,年纪太小,支撑门楣过于艰难,是否需要向宗族求援?不过最后她还是改变了想法,让金家本家在别的地方发挥作用,金嘉树人在长安,就完全托付给镇国公府周家了。</P>

    金家本家不会跑来长安照应金嘉树,可他们可以派上别的用场。</P>

    首先第一点就是,金家本家既然从金举人父亲在世时,就与他们这一支保持联系,那自然也是见过金举人的原配许秋娘的。许秋娘是秀才之女,合乎金家子弟择配的标准,回本家祭祖时,说话行事都很得族中女性长辈们的认可。相比之下,小柳氏出身寻常富户,还是二嫁,而且是被前夫休弃的,就十分入不了金家本家的眼了。在族长派出来的子弟被二房轰走之后,宗房大怒,拒绝让小柳氏和她所生儿子上族谱。至今金森金举人在本家族谱上的妻室,还只有许氏一个名字,膝下也只有“金桐”这一个儿子呢。</P>

    当然,族谱上的许氏,早在十几年前就病殁了。此事是有金举人亲自去信宗房报信的,金家本家自然不会起疑。</P>

    如今许贤妃就将相关情况告知了太后,太后安排了人长驻遵化州,其中一位田嬷嬷,因为许贤妃之母娘家姓田,便假称是许家的姻亲,主动与金家本家的女眷“偶遇”相识了。经过种种“巧合“以及“不经意”的谈话,田嬷嬷让金家本家的女眷惊喜地发现,双方原来是亲戚!</P>

    据说田嬷嬷年轻时被选入宫做了宫女,年纪大了被放出宫时,在京城偶遇了被拐卖的堂姐之女,不但把人救下,还替孩子找了个好差使,让她进宫给太后娘娘做宫女去了,如今这姑娘还争气地成了皇帝的妃子,生下了皇子,这是多大的福气呀!</P>

    <div id='gc1' class='gcontent1'><script type='text/javascript'>try{ggauto();} catch(ex){}</script></div>

    别看田嬷嬷如今只是个退役宫女,身份不显,可她对宫里那位做了娘娘的外甥女,可以称得上是再造之恩,她这跟皇亲国戚又有什么不同?!</P>

    况且那外甥女虽有父母姐妹,却都已经过世了。田嬷嬷就是那位娘娘唯一在世的亲人了!这样的通天大人物,金家怎能不抱紧了金大腿?!</P>

    金家本家宗房的族长,虽然只是位专心培养儿孙成材的老秀才,但心里却一直有着振兴家门、飞黄腾达的野望。当他发现田嬷嬷背后有一位皇妃、一位皇子,而且这位皇妃还跟金家称得上是拐弯儿亲戚的时候,就决心一定要攀上这门贵亲了。就算他清楚地记得,当年曾来过本家祭祖的许秋娘应该曾介绍过自己是独生女,并没有姐妹,也会说服所有人,大家都记错了,许老秀才曾有过两个女儿,只不过一个幼时走失,许老秀才夫妻俩过于悲痛,才会当作没有这个女儿罢了。</P>

    如今连许老秀才娘子的娘家妹子田嬷嬷,都认出外甥女了,难道还能有假?!若是有假,人家堂堂皇妃,也没必要跑来骗他们这些小人物呀!</P>

    金老秀才不但全盘相信了田嬷嬷的话,还会拉着一些亲戚、熟人、老友聊起当年的旧事,感叹自己也跟许老秀才挺熟的,老秀才虽然科举不顺,但在村镇地方开学堂教导蒙童,有教化百姓的功劳,品格是多么高尚啊!可惜老天没眼,只让他生了一双女儿,没给儿子,却又让他承受了失女之痛,是多么的不公啊,云云。</P>

    到得后来,他妻子也主动编造了许老秀才的娘子在小女儿走失后,十分悲痛难过,大病一场后就忘了小女儿的存在,许老秀才与长女以及亲朋好友们为了她的身体着想,只得配合地装作许家只有一个女儿的谎言。</P>

    有些谎话说得多了,便会渐渐有人信以为真。</P>

    那都是许多年前的事了,金家本家周边地区,其实没几个人真正见过许家人,就连对金举人的原配许秋娘,大家的印象也早已模糊了。可有了金家本家族长一家人的不停念叨,还真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,当年确实有过一位姓许的老秀才,在乡镇教书为生,生了一双漂亮的女儿,几岁大时就走失了一个,而且是在州城花灯庙会上走失的。</P>

    再有州衙文书记档的辅证,以及部分受到收买的老书吏差役们的证词配合,关于许贤妃“许老秀才自幼被拐的小女儿许秋令”的身世,基本已经在遵化州做实下来。无论是从官府文档,还是民间传闻,都没人能发现破绽了。</P>

    就算衙门里的书吏将来有可能会说漏嘴,民间以金家本家为首的这些知道“许家小女儿”消息的人,可不是被谁收买了撒谎的。他们是发自内心相信,确实有这么一个人,自己是在无意中发现对方的身世,上赶着与田嬷嬷攀了亲,双方还相处得十分融洽呢!</P>

    而许贤妃的身份问题得到解决之后,她回想起远在长安的长子金嘉树,又觉得金家本家还可以再派上一回用场了。</P>

    金举人死后,金嘉树便是金家在他们这个分支的小宗族长,掌管着一宗事务。</P>

    包括二房所有人的身份。